"財富與你"投資者意向調查2020

"財富與你"投資者
意向調查2020

我們相信貝萊德的《"財富與你"投資者意向調查2020》報告¹將開啟探尋真相及機會的旅程。隨著世界變遷,人類對財富的觀念亦發生轉變。因此,我們到全球各地,與當地投資者討論這兩者的複雜關係,並將收集到的觀點匯聚。發現積極聆聽投資者的想法,有助我們做得更好。

我們得知

86 percent
86%的香港受訪者希望他們的投資能帶來正面影響。
71 Percent
71%的香港受訪者認為投資可持續發展具吸引力。
78 percent
78%的香港受訪者已開始為退休儲蓄。
76 percent
76%的香港受訪者擔心積蓄不足以應付退休生活。
Paragraph-1
Paragraph-2
Paragraph-3,Multi Column Teaser-2,Paragraph-4
Paragraph-5,Multi Column Teaser-3,Paragraph-6

可持續發展投資獲廣泛認同

受訪的香港人認為只排除有不利影響的公司並不足夠,他們希望為社會帶來更多正面貢獻。

86 percent

73% 的香港受訪者有興趣針對他們關心的環境、社會或公司治理議題進行投資。

Four in onve investor

假如其他條件維持不變,81%的香港受訪者表示願意轉向可持續投資。

Five in one investor

需要更廣泛的宣傳

Spread the Word

  • 只有45%的香港受訪者了解可持續投資。
  • 但經過了解「環境、社會及管治」(ESG)的概念後,有71%表示ESG投資具吸引力。
  • 47% 没有投資的受訪者指可持續投資的選擇鼓勵他們作出第一次投資。

充滿迷思的世界

缺乏知識會導致認知偏差。逾半香港人認為可持續投資得負擔較高成本(72%)、較高風險 (59%)且須犧牲回報 (60%)。

充滿迷思的世界

他們亦不知如何衡量可持續性(72%)。無論年齡及地區、投資者及非投資者,都存在這樣的迷思。

最重要的ESG議題

環境議題是多數人主要關注的事項,尤其是當中的污染及廢棄物(58%)以及氣候變化風險(52%)。

最重要的ESG議題

可持續投資: 大趨勢

我們發現88%香港受訪者有興趣投資主要的大趨勢。其中最感興趣的是科技(32%)、其次為氣候變化(22%)或財富轉移(16%)。

可持續投資: 大趨勢

「退休」的定義已經改變

香港人對於退休的定義正在發生變化,對未來的期望也在相應調整。退休生活不再是悠閒地度過人生下半場,而可能只是轉換工作型態。

香港人希望維持目前的生活方式,也明白需要更多努力才能達成目標。事實上,60%受訪者表示希望擁有更多財富,以便充分享受退休生活,49%則希望有能力負擔醫療保健或長期護理支出。

「退休」的定義已經改變

對未來感到憂慮

雖然78%的香港受訪者表示已開始為退休生活進行儲蓄,但仍然缺乏信心或未做好充分準備(全球平均比例為63%,亞太地區平均比例為68%)。

對未來感到憂慮

但人們仍然希望可安享退休生活,增加旅行次數(45%),並培養新興趣(40%)。

如何應對? 除了提早開始,做對選擇也很重要

我們迫切需要進行投資且做對選擇。投資的目標並未改變:依然是為未來生活提供保障。雖然香港人知道退休積蓄可能並非退休後的唯一收入來源,但現在就開始且做對選擇,減少自己的煩惱。

如何應對? 除了提早開始,做對選擇也很重要

科技備受青睞

香港人認為科技在管理財富方面享有優勢。我們發現越來越多香港人在這方面依賴科技。他們認為易於取用、便捷、清晰及有效管理是科技的主要優點。

可靠且具透明度
52%的香港受訪者認為科技能提供可靠且具透明度的管理。
易於取用
48%的香港受訪者認為科技讓他們可隨時方便地取用金錢。
有效管理
48%的香港受訪者認為科技有助於理財時提供更多選擇。

但「人」扮演的角色仍不可或缺

在管理財富方面,專業人員的知識以及人與人的互動仍很重要:目前,香港受訪者傾向科技與人力並重,但預計未來科技將發揮主導作用。

但「人」扮演的角色仍不可或缺

表示咨詢理財顧問的香港受訪者佔37% (相對亞洲平均29%),其中保險顧問佔最多(32%),其次為零售銀行(23%)及私人銀行(22%)理財顧問。

受訪者相信咨詢理財顧問能為他們帶來更多好處。

  • 受訪者相信理財顧問可以為個人(86%)及整體投資組合(85%)分析風險、並建立更多元化的投資組合(79%)及以更專業的知識建議如何計劃投資方案(81%)。
  • 理財顧問還可以以我的個人價值觀相符的方式進行投資(82%),並在計劃投資時優先考慮我的人生目標。

另一方面,有31%的香港受訪者停止使用理財顧問,因為他們更喜歡自己做出財務決定(39%),感覺不到顧問照顧他們(26%)或他們覺得投資表現不佳(25 %)。

33%的香港受訪者以前從未使用過理財顧問,主要的障礙是認為費用昂貴(40%),無法找到他們信任的顧問(22%),並且他們認為自己足夠了解自己的財務決策 (22%) 。

因此,科技對於投資者及理財顧問而言是理想的工具,可增進理財顧問與客戶溝通的透明度並加強互信,從而建立更緊密的關係。

前瞻思維

我們訪問受訪者在過去做出財務決策時如何能感到較安心。他們認為科技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前瞻思維

突破禁忌

香港受訪者與財富的關係較複雜,金錢仍然是禁忌的話題。建議大家卸下心防,以開放、信賴及包容的溝通方式,自在地討論金錢、投資、及財富等相關話題,而這也是提升財務幸福感的重要途徑。

突破禁忌

在現金與投資之間作出權衡

我們必須改變觀念,才能重建平衡。

  • 現金讓人感到安穩(42%)、安全(40%)及享有掌控權(38%)。
  • 認為投資風險很高 (50%),但亦認為投資有助設立明確目標(28%)。
  • 香港受訪者認為持有現金是財富保值方式,而投資則是財富增值方式。
  • 受訪的香港民眾就不同的投資目標有不同的配置想法:

在現金與投資之間作出權衡

這一切都與金錢觀念有關。

我們探討四種金錢觀念,描述香港人生活在有壓力(或没有壓力)和悲觀(或樂觀)的邊緣時對金錢關係的想法。

  • 39%香港受訪者表示積極。這意味著他們對投資充滿信心,擁有退休儲蓄,並且財務狀況良好,前景樂觀。
  • 24%香港受訪者表示未能協調。他們傾向於恐懼,而且認為自己未達到標準。他們可能會背負債務,沒有足夠的投資知識,並認為投資難以理解。
  • 20%香港受訪者表示有决心。這群人積極理財,正在使用各種工具和信息源來積極管理其投資和財務。
  • 17%香港受訪者表示冷漠。他們認為自己未達到財務上應有的地位,但並不擔心。他們知道自己應該更加積極主動,更積極地參與理財,但未有動力去做。

了解受訪者對金錢的態度能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他們的財務狀況。

 

我們的溝通方式是否有效?

好的溝通讓人能充分理解,進而產生信心,投資上的溝通亦是如此。
59 percent
疑惑
59%表示有關投資的資訊艱澀難懂
59 percent
觀念
59%的人認為自己並非投資者
57 Percent
與我没有關係
57%認為投資機構不在乎他們
40 percent
不適合自己
40%不認同「投資適合像我這樣的人」

消除現有障礙

世界快速變化,投資理財也應與時俱進,唯有盡力消除投資障礙,才有機會締造更豐碩的財務未來。

1此項調查*於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進行,一共有1,049名香港受訪者參加。我們留意到新冠肺炎疫情危機不僅加速各種趨勢形成,亦加深有關人與財富關係的認識。

了解更多可持續投資

放眼可持續投資
在首屆貝萊德全球峰會上,我們聚集了客戶,企業及行業領袖,探討可持續投資如何促進經濟復甦。從改變公司行為到可持續投資策略的彈性,參閱當中的內容。
投資督導
我們致力為投資督導提供透明度。詳細了解我們如何兌現承諾。
協助客戶進行可持續投資
我們在1月承諾將協助客戶達成可持續投資目標。

投資有道

深入了解市場及您的投資選擇可以開啟無限可能的投資大門,與我們一起邁向更好的投資之道
投資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