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觀點

每週市場投資評論

2025年6月23日
  • 貝萊德

地緣政治分歧推動國防主題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Loaded: 0%
國防開支持續攀升

地緣政治分化的大趨勢正在推進,目前市場聚焦於持續攀升的國防開支。我們調整在各地區及行業的投資偏好。

市場環境

油價在因以伊衝突而飆升後企穩。聯儲局表示持續關注關稅的影響後,美國債券收益率幾乎沒有變化。

當週展望

我們關注即將公佈的美國個人消費開支數據,尋找關稅影響的跡象,而截至目前,主要數據有限。工資穩步上漲令核心通脹率持續高於聯儲局2%的目標。

過去十年,由於疫情、俄烏衝突、中東新衝突及貿易緊張局勢升級等衝擊,地緣政治分化趨勢愈發加劇。美國安全態勢的轉變令這趨勢加速發展,促使歐盟及亞洲增加國防開支,本週舉行的北約峰會將進一步提高歐洲的國防開支。隨著地緣政治大趨勢(只供英文)的發展,我們積極投資國防主題,並對不同地區及國防投資進行詳細分析。

Paragraph-2,Image-1
Key Points-1,Paragraph-3,Advance Static Table-1,Paragraph-4,Advance Static Table-2

加大支出
國防開支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歷史及預測數據),1960年至2027年

國防開支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歷史及預測數據),1960年至2027年

前瞻性估計可能不會實現。資料來源:貝萊德智庫、北約、世界銀行、歐洲委員會,2025年7月。註:實線顯示德國及北約歐洲成員國的國防開支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虛線假設目前增加國防開支的計劃得以落實。

我們長期關注(只供英文)的地緣政治分化及經濟競爭的大趨勢(或重大結構性轉變)正在多個方面迅速推進。首先是出現了地緣政治集團,表現為國際社會對烏克蘭戰爭有不同的看法,以及分別靠攏美國和中國其中一方。其次是這些集團之間的競爭,在美中人工智能競賽中表現得最為明顯。第三個方面是供應鏈重組,以提升產業供應鏈韌性及支持國家安全。上述種種變化正在加劇地緣政治分化,並引發全球投資者對國防領域的投資。數十年來一直低於預期的歐洲國防開支,現已達致佔國內生產總值2%的目標,並將進一步上升(如圖)。於本週在海牙舉行北約峰會後,預期多個北約成員國將同意將本國國防相關開支提升至佔國內生產總值的5%,其中國防開支預期佔3.5%,而國防基礎設施開支佔1.5%。

與這些變化共同影響市場的另一個大趨勢是人工智能。科技霸權已成為國家安全的優先事項,特別是對美國和中國而言,在人工智能領域佔據領導地位,被視為享有經濟優勢及軍事優勢的關鍵。人工智能有望徹底改變全世界軍隊的組織和行動方式。無人機在烏克蘭及中東地區的使用就是例證。我們認為,投資者可從國防投資中受惠,即投資於直接或間接參與支持國家國防基礎設施的產品、服務或能力的企業及行業。我們認為,此類投資可以為投資組合提供抗跌性,特別是在地緣政治波動加劇的時期。

審慎選擇國防主題投資

然而,我們審慎選擇所偏好的地區及行業來投資國防主題。縱觀各地區,有見歐洲的國防及基礎設施投資增加,我們看中該地區的投資機會。不過,根據LSEG的數據,鑑於今年歐洲的航天及國防股飆升逾60%,我們現時仍保持謹慎。我們認為,日本和韓國的國防股看起來更具吸引力。我們亦看好美國: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的數據(只供英文)顯示,美國的國防開支是歐洲的兩倍多。美國亦是最先進的國防及國防科技公司的所在地。許多國家向美國供應商採購關鍵系統,特別是防空及導彈防禦系統。在眾多行業中,我們看到國防科技業的投資機會。這不僅涵蓋人工智能及軟件公司,亦包括提供先進技術的資訊科技服務及半導體等硬件。我們認為,未來幾年,許多國防科技領域的私營公司可能會進行首次公開發售,讓投資者有機會透過公開市場投資這一主題。我們亦看好太空科技,我們認為其可能會受惠於戰略競爭加劇。

在私募市場,我們發現短期及長期的投資機會,特別是在基礎設施方面。私募市場非常適合資本密集型及長期性的國防和基礎設施項目。私募市場亦可填補公共資金限制所造成的資金缺口,這些限制會令大型基礎設施項目在沒有外部資金的情況下更難建成。隨著投資者對政府債務及財政赤字的憂慮攀升,這種情況尤為明顯。

結論

不斷加劇的地緣政治分化及人工智能領域的戰略競爭,令全球投資者日益關注國家安全及韌性,為投資國防主題創造機會。但隨著這兩大趨勢的發展,我們需要審慎選擇投資。

市場環境

由於市場憂慮以伊衝突持續可能導致能源供應中斷,油價自6月12日以來上漲約10%,至每桶近75美元。股市橫盤整理,標普500指數下跌。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亦大致企穩4.4厘附近。一如預期,聯儲局保持政策利率不變。我們仍然預期勞動力市場緊張,而關稅的最終影響將限制聯儲局減息的空間。

我們關注美國個人消費開支數據,尋找關稅影響消費品價格的跡象。自疫情以來,通脹數據充斥著雜音,按月反覆波動,故難以得出結論。工資增速保持在較高水平,可能令通脹難以穩定在聯儲局2%的目標水平。我們亦留意6月份經濟活動的初步調查,以衡量關稅如何影響全球製造業情緒。

當週展望

部分資產表現及年初至今回報及區間

過往表現並非目前或未來業績的可靠指標。指數不受管理且不涉及任何費用。投資者不可直接投資於指數。資料來源:貝萊德智庫,數據來自LSEG Datastream,2025年6月19日。註:長條兩端顯示年初至今任何時點錄得的最低及最高回報,圓點代表截至目前的年初至今回報。新興市場、高收益及環球投資級別企業債券回報以美元列示,其餘資產回報以當地貨幣列示。所使用的指數或價格為:布蘭特原油現貨價格、洲際交易所美元DXY指數、黃金現貨價格、MSCI新興市場指數、MSCI歐洲指數、LSEG Datastream 10年期基準政府債券指數(美國、德國及意大利)、美銀美林全球高收益債券指數、摩根大通新興市場債券指數、美銀美林全球廣泛企業債券指數及MSCI美國指數。

6月23日

全球採購經理指數初值

6月26日

美國耐用品訂單

6月27日

美國個人消費開支;日本失業率

Jean Boivin
貝萊德智庫主管
Wei Li
環球首席投資策略師 — 貝萊德智庫
Catherine Kress
地緣政治研究與策略主管 — 貝萊德智庫
Simon Wan
投資組合經理 — 貝萊德多元資產策略與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