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後市仍向好,但需降低風險

2022年2月25日
  • 貝萊德

投資組合經理兼董事總經理Russ Koesterich分析近期股市波動及為何驅動牛市的基本因素仍然持續。

撰文:Russ Koesterich CFA JD

除非投資者的投資組合持有能源股,否則應察覺到股市年初錄得自金融危機以來最差的開局。投資者亦不得不面對多年來最劇烈的投資風格輪動。增長股的虧損並不局限於科技股;即使是具規模和錄得盈利的巨型股也下跌了15%或以上。

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飆升令拋售情況出現,而投資者的擁擠交易行為及對烏克蘭局勢的憂慮則加劇了拋售情況。上述情況引伸出一個問題:近期市況波動只是股市典型的調整,還是新一輪熊市的開始?我的看法是股市出現調整,而年底股市將會高收。也就是說,2022年可能是回報率較溫和、波動性較大的一年,上述兩種情況皆表示我們需要降低風險。

驅動牛市的基本因素未變

牛市主要是建基於以下幾個簡單的事實:名義國內生產總值(NGDP)應持續上升、聯儲局正在消除過剩的流動性,但金融狀況並不緊張、及估值已有所緩和。

從實體經濟來看,增長正在放緩,但仍有望維持優於長期趨勢。綜合實質增長及通脹因素,NGDP應超過7%。由於盈利及收入皆追踪NGDP,因此這一點非常重要。名義國內生產總值約為7%,表示盈利增長介乎15至20%之間。

牛市的阻力在於昂貴的股價,縱使盈利或會持續增長,而且市盈率將隨著金融狀況收緊而收縮。雖然財政緊縮或會令市盈率受壓,但我們要注意的是,在絕對基礎上目前金融狀況並不緊縮,且市盈率已見收縮。

從貨幣的成本及可用性看金融狀況,信貸息差持續收窄,代表可用性、實質利率或經通脹調整利率將為負數,顯示貨幣仍然便宜。實質利率應持續正常化,但十年期實際收益率仍為-60個基點,遠低於全球金融危機後約40個基點的平均水平。簡而言之,聯儲局希望消除過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及抑制通脹,而非打垮經濟。

估值方面,市盈率在一年多以來多次重新定價(見圖一)。這並不是說股票便宜,只是與近期高位相比,股價較為合理。隨著聯儲局收緊貨幣政策,市盈率不大可能會上升,但美國市場應有更大抗跌性,主要由於美國股市由盈利能力尤其強的企業所主導。

過去12個月股票總回報的來源

資料來源:Refinitiv Datastream, MSCI和貝萊德智庫。2022年1月25日
註:條形顯示每個市場過去12個月的回報按股息、盈利增長和市盈率擴張劃分的概況。圓點顯示每個市場過去12個月的總回報。盈利增長乃基於過去12個月的遠期I/B/E/S盈利預測的12個月變動。全球是指MSCI所有國家世界指數。回報乃基於MSCI指數。

持有股票但要管理風險

盈利增長強勁,加上市盈率收縮應比預期低,股市年內或會錄得可觀的正回報。 然而,風險增加,聯儲局的緊縮周期將令波動性加劇,上述因素均顯示風險調整後回報將會減低。關鍵是:投資者應繼續增持股票及個別債券,但長遠應降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