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債券作對沖工具?視情況而定

2022年3月24日
  • 貝萊德

投資組合經理兼董事總經理Russ Koesterich闡釋為何及何時能以債券作為對沖工具

撰文:Russ Koesterich CFA JD

全球股市依然四面受壓:通脹居高不下甚至繼續加速、財政緊縮、烏克蘭戰局不斷惡化。而在股市低位徘徊的同時,債券收益率持續攀升,美國10年期國庫債券收益率回到2%以上。當收益率持續升勢,其勢頭掩蓋了利率突如其來的跌幅。

自戰事開始以來,股市表現不濟時大多伴隨債券上揚。這是否表示美國長期國庫債券已恢復其對沖功能?恐怕並非如此。若股市疲弱是因為受烏克蘭事件影響,以債券對沖或能發揮作用,但國庫債券仍需面對通脹問題,實際收益率仍然低迷。

雙重風險

2022年開局失利,隨後更是每況愈下。市場疲弱最初是由於通脹加速及聯儲局的反應不斷改變。然而在過去數月,風險急速遞增,除通脹外,投資者現在還面對一場歐洲大規模陸地戰爭及能源/大宗商品衝擊。

股市調整的過程中,相關性起伏不定。由年初到3月11日共有48個交易日,標普500指數在其中的30交易日低收。比較每日的股票及債券表現,股市低收時債券回報好壞參半。然而,若一併考慮油價因素,則情況有所變化。股市低收及油價上升至少3%時,長期國庫債券則上升約0.80%。

這個現象表面看來相當奇怪。為何油價飆升時債券會更適合用作對沖?原因有兩個。在通脹期間,油價上升最終會窒礙經濟增長,事實上大部分經濟衰退都是由油價衝擊開始。

另一個解釋是油價大幅飆升與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有關。油價於入侵時開始上升,儘管隨後原油價格已回落,但年初至今仍見約25%升幅(見圖)。在油價上升時,投資者試圖對沖與歐洲戰事有關的廣泛不確定因素。

能源商品市場概覽

原油價格走勢圖表

資料來源:Refinitiv Datastream及LME,圖表由貝萊德智庫編製,2022年3月15日。
註:WTI代表西德州中級(WTI)原油,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原油期貨合約標的商品。折綫顯示自2008年以來不同商品的價格變動。歐洲天然氣價格基於歐洲能源衍生工具交易所期貨價格,美國天然氣價格基於亨利港天然氣期貨價格。煤炭價格基於洲際交易所鹿特丹煤炭期貨價格。歐洲電價基於Powernext基本負載,美國電價基於PJM基本電價。

從這個角度來看,長期債券作為對沖工具的成效取決於戰爭造成的極端環境。在這情況下,國庫債券正在發揮其作為較低風險資產的功能,而短期內這種狀況或會持續。不過,若通脹及聯儲局動向再次受關注,國庫債券便難以成為可靠的對沖工具,除非其實際收益率與名義收益率均告上升,且通脹壓力出現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