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萊德智庫

如何解讀股市急跌

貝萊德 |2018年2月7日

主要觀點:

  • 我們認為股市跌幅並未失控,急跌主要是由於股市波動偏低衍生的大量期權交易平倉。
  • 我們確信經濟前景穩定好轉,股市拉回反而是增持風險資產的機會。
  • 通常在經濟轉弱及整體大盤波動加劇的情況下,市場走勢才會發生逆轉。

全球股市屢創新高後於2月初急挫。我們相信跌勢主要是由於股市波動偏低衍生的大量期權交易平倉。市場短期前景極不明朗,投資氣氛轉變可能會觸發市場大幅波動。但我們認為投資人應放眼長線。我們確信經濟前景穩定好轉,股市拉回反而是為投資組合增持風險資產的機會。

連結低波動率的槓桿投資產品造成進一步跌勢,由於投資人對股市持續上升、流入資金創新高以及利率急升等態勢感到不安。此類產品的報酬來自VIX指數(美股波動指標)繼續下跌或持續偏低。2月初的急跌主要集中在股市,波動突然加劇的情況不會蔓延至信貸或外匯等其他資產。

貝萊德一直認為,結構穩健的交易所買賣產品(exchange traded products)對投資者及證券市場均有利,但對反向及槓桿產品表示憂慮。此類產品是按每日指數報酬的相反走勢或特定倍數而設計的票據及商品組合,並非流通資產且較易受到影響,有別於與實質證券連結的傳統交易所買賣產品。此類產品缺乏評價透明及易於取得的基本特質,而且通常並無明確的資產作為抵押。因此我們並未向投資者提供此類產品。

在低波動時期,市場偶爾會出現劇烈波動。即使低波動時期可以持續,但不代表市場將會回復到2017年不尋常的低波動水準。一般而言,在經濟轉弱及整體大盤波動加劇的情況下,市場情勢才會發生逆轉。在市場波動整體偏低的時期,股市拉回的時間較短,回升速度也較快,因此帶來進場機會。

我們認為2018年全球經濟同步擴張的趨勢將會延續。追蹤G7經濟體的貝萊德成長GPS指標升上三年來新高,有見美國財政刺激政策可望提振經濟,市場預期隨之升溫。全球經濟普遍好轉,中國及歐元區最新數據尤其出色。

美國經濟持續成長的時間有望打破過去紀錄,引發對成長動力不足的擔憂。事實是否如此?我們估計近期通過的稅改法案及聯邦政府支出增加,可推動美國GDP成長於2018年加快0.8個百分點。經濟加速成長,導致成長週期縮短兩至三年。若經濟過熱的壓力受到控制,經濟擴張或許能延續更長時間。我們認為此市場狀況為投資股票(尤其新興市場股票)奠定穩定基礎。

上週市場開始關注我們就2018年訂定的其中一個核心主題:美國通膨溫和回升。週五公布的美國就業及薪酬數據強勁,推動10年期國庫券殖利率創四年來新高。殖利率將溫和上升,相較固定收益資產,我們較看好(重新調整評價的)股票。全球企業獲利穩健上升亦有利股票。市場的不安情緒反映升息步伐日益受到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