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員
INVESTMENT TRENDS 投資趨勢

科技行業銳不可擋
投資「技」勝一籌

不少人看好科技能改變世界,押注於科技行業增長的前景,但投資者應該如何從宏觀及政策層面,剖析科技行業當中風險及機遇?。

剛過去的奧運是2021年暑假全球盛事,運動員披金戴銀固然受備受注目。而在投資世界,論矚目程度和級數,科技股定必是近年頒獎台的常客。不少人看好科技能改變世界,押注於科技行業增長的前景,但投資者應該如何從宏觀及政策層面,剖析科技行業當中風險及機遇?

反壟斷未窒礙科技發展

以環球形勢來看,不可不提反壟斷令科技行業面臨不確定性。龍頭科企均成為眾矢之的,輪流被盯上。美國拜登政府在反壟斷展現鷹派,新任聯邦貿易委員會主席莉娜汗(Lina Khan)就以反互聯網平台壟斷聞名,不過美國司法程序冗長,亦要面對國會分歧,科企核心技術發展只要抵銷到數十億元計的罰款,加上擁有全球頂尖法律及公共政策團隊,其前景未必會被動搖。以史為鑑,有廿年前被巨額罰款的企業,至今仍是行業的中流砥柱,美國引領全球科技創新,企業數碼轉型及消費者技術發展如日方中,科技行業基本因素始終強勁。即使監管出現變化,料將影響少數公司。

中國科技行業又如何?同樣受到內地反壟斷政策及媒體夾擊,今次監管風暴針對大數據採集及運用,以及產品的定價權,或將持續帶來負面影響,預期內地大型互聯網公司,將繼續被處以罰款並面對更嚴格的監管。廿年來中國科技崛起,未曾有大型整頓。中央表明反對資本無序擴張,少不免迎來陣痛。

中美技術爭端 美成輸家?

運動員

另一為投資者所憂慮的,是中美兩國技術競爭升級。由特朗普政府任期的貿易爭端,演變為核心技術知識產權之爭。這場技術競爭正演化為中美科技脫鈎,所涉及的正是半導體資本設備及新一代半導體, 並重整全球供應鏈。中國開始並建立國產半導體知識產權,以實現自給自足的一定目標。觀乎中國在新一代半導體技術發展,仍落後美國數年,半導體短缺很大機會再持續三至四季才滿足到需求。中美技術供應鏈分歧,預料未來十年八載都無法避免。 從投資角度而言,這場中美科技脫鈎反為可視作投資機會而非投資風險。美國的半導體、硬件及部分軟件公司,或將成為這一輪轉變的最大輸家,而中國、台灣及歐洲的相關企業可能從中受惠。在半導體領域內,中國落重本投資,最大得益的可能是半導體生產設備公司、內地代工廠及半導體製造商。

軟件加價 企業增購

而提到企業數碼轉型,軟件需求只會有增無減。隨著歐美疫苗接種率超過五成、各國陸續解封,在生活方式轉變下,一些過往被疫情拖累及相關不明朗因素影響的公司在下半年可望加速發展。當中,遠程或在家工作少不免增加使用電腦軟件,企業軟件交易需時約 9 個月,而去年第三、四季後不少大型企業重新開始 軟件投放磋商,軟件需求預計開始反映,更有大型科網企業宣布明年將軟件加價,是十年首次,相信對行業帶來正面影響。

無論如何,科技改變不只是一瞬間,科技行業表現在短期內有可能放緩,但帶動這些公司未來增長的趨勢,即使不會再有爆發性增長,亦將長時間持續。運動競技與投資均一樣要放遠目光,因應不同狀況調整心態及練習強度,自才可以將未知潛能發光發亮。這場長途賽事,除了自學提升,專業教練團隊從旁協助,衝線則更有把握。